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介紹(噴施寶產品的研發歷程):


  廣西噴施寶股份有限公司創辦30年來,堅持遵循“服務農業、造福人類”的宗旨和“以農為本,低碳環?!钡睦砟?,堅持科技創新,致力于實施耕地養護、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研發推廣工作,在促進節能減排、改良修復土壤、應對氣候變化、增加糧食生產、確農產品安全。推動可持續農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不懈探索和實踐,取得積極成果,成為中國水溶肥行業的領軍企業。


  去年國家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目標,在目前化肥減量施用的形勢下,新型肥料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噴施寶公司自85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研制推廣有機水溶肥料,經過不懈的努力、持續創新,形成了葉面肥、生物有機肥、土壤修復劑、農殘降解劑等四大系列60多種產品。經過不斷追求創新,與高校、科研院所、農技中心為推動農業施肥方式的改變,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生長在農村,辦企業前就是農民,對農業、農村和農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在1963年開始接觸到化肥,水稻等作物施用化肥效果很好,幾天時間作物就長高了。但在后來看到,由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也帶來了土壤板結,水源污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和農產品安全問題。我在經營村辦企業的時候,就在思考能夠生產一種既能促進增產增收、又能保護土壤的肥料產品。1985年我在廣西鄉鎮企業技術產品交流會上,認識了一種高效環保、使用簡便的葉面肥,籌措八萬多元購買了這項技術,創辦了噴施寶公司開始研發生產噴施寶葉面肥,產品很快暢銷全國29個省市區,以及部分國家和地區,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噴施寶公司研究開發噴施寶葉面肥30年,大體經歷了三個“十年”的歷程:


  第一個十年,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中國老百姓溫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公司研發的噴施寶葉肥面,能夠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公司得到農業部和各省農業部門大力支持,在全國2000多個點、對50多種作物進行試驗示范,大量試驗報告表明噴施寶具有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國家科技部、農業部等部門召開會議或發出文件要求推廣噴施寶。很快被國家科技部、國家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將噴施寶葉面肥列為科技成果、豐收計劃、星火計劃項目、扶貧、糧油計劃等五大重點示范推廣項目,為增加糧食產量起到促進作用。

 


  第二個十年,是在進入新世紀前后,中國老百姓溫飽問題解決后,由于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出現了土壤酸化板結、生態環境等問題。噴施寶公司為探索讓老百姓吃得健康、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的路子,在合浦縣黨江鎮租用40畝水田,連持16年對土壤和作物進行不使用化肥農藥、只采用噴施寶等有機肥和傳統方法防治病蟲害的研究,經試驗,不使用化肥農藥仍然取得增產效果。其實早在1990年,噴施寶公司就委托北京市順義縣植保站進行“小麥施用噴施寶替代化肥的試驗”,試驗結果施用5次噴施寶與施用化肥對比每畝增產33.6斤。


  第三個十年,也是最近十年來,積極應對世界性的糧食安全、農產品安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究開發一批具有增產增收效果又能提高農產品品質的噴施寶新產品。同時,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進行連續八年試驗示范,委托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廣西農科院、廣西甘蔗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分別對增產增收、改善品質、提高抗性、減少化肥使用量、降解農藥殘留、降低重金屬污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環境保護等項目試驗研究,取得顯著效果。噴施寶公司促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成效得到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的肯定,2014年6月應邀出席可持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并安排首簽聯合國《食品與農業商業原則》;2014年6月應邀參加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提交以實際行動減少碳排放的承諾,已經在聯合國官方網站向全世界公開發布。


  噴施寶公司堅持開拓創新,積極開展保護農田生態環境,修復、凈化土壤、減少面源污染產品的研發。目前,在減少化肥使用量方面的研究試驗,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我們有信心與同行業一起共同努力,為貫徹農業部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促進我國糧食安全和綠色農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z.jpg

關注官方微信

WhatsApp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